<%DateTime.Now.ToString("yyyy-MM-dd")%>
来源: 本站 时间:2016-05-04 作者:
轮胎行业的发展,不仅关系到每家企业的存亡,更是关系到社会民生的大问题。据不完全统计,2015年轮胎行业就业人数大约33万人,同时带动了天然橡胶、合成橡胶、橡胶助剂、炭黑、橡胶机械、轮胎销售、废旧轮胎综合利用以及物流和环保等相关产业链的发展。按照1个轮胎工人带动8个相关产业人员就业计算,实际从业人数将达到300万人左右。轮胎行业只有加速转型升级,努力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,积极进行供给侧改革,实现从有效供给到创造需求,才能不断破解面临的难题,促进行业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。
针对市场需求下滑、美国等部分主要需求国反倾销、天然胶高关税及复合胶标准调整所造成的严峻局面,结合行业现状及企业自身情况,我想就轮胎行业如何开创新常态下转型升级新局面谈谈几点想法,供大家参考:
一、轮胎行业已呈现的闪光点
轮胎行业2015年虽然销量、收入、利润等均出现负增长,但仍涌现出一大批奋发努力、顽强拼搏的闪光点。
一是更加重视技术进步、研发新产品、提高服务水平,把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作为创造品牌效应的重要手段;
二是更加关注现代企业管理、信息化、互联网+,并把智能制造作为供给侧改革的突破点,多家轮胎企业已经或正在谋划建立智能化工厂或智能化生产线;
三是更加注重优化产业结构、淘汰落后产能,绿色轮胎正在稳步推进;
四是更加加速全球化布局、强化国际合作、规避贸易壁垒,“走出去”、国外建厂、设立贸易公司或收购企业等,初见成果;
五是更加强化资本合作,企业整合重组、借壳上市、基金入股、资产并购等成为行业的新亮点。
二、轮胎行业、企业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
我们只有正确认识轮胎行业和企业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,才能在行业调整中抓住契机,实现腾笼换鸟、凤凰涅槃。
一是同质化严重。这是造成中国企业打价格战、开工率不足和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。
二是品牌集中度低。这是造成中国轮胎企业国际话语权弱、品牌附加值低、市场竞争力差的主要原因。
三是技术创新能力弱。这是造成中国轮胎企业质量水平低、产品档次低、产品附加值低的主要原因。
四是企业负担过重。企业自身因素,特别是不适合的运营模式造成的“质量、库存、应收”三座大山,和政策因素造成的各种税费(12%),使企业成本越来越高、负担越来越重,持续创新的后劲越来越不足。
五是杠杆率高。很多轮胎企业大都依靠银行贷款建设和经营,一旦银行政策发生变化,将出现难以维持生存的局面。
六是对外依存度高。外贸出口依存度高,国际摩擦稍有加剧,即对企业经营造成震荡,况且我们还缺乏联合应对反倾销的经验。
三、开创新常态下轮胎工业转型升级新局面
习总书记关于“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”的发展理念,给新常态下轮胎工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。只要我们深刻理解和领会这一发展理念,深刻分析和总结轮胎行业的经验和教训,尽快抓住供给侧改革的契机,创造需求、创造品牌,就能够开创新常态下轮胎工业转型升级新局面。
1、创新驱动,把握轮胎产业发展大趋势
企业发展关键要靠创新驱动。通过技术创新、产品创新、服务创新等,创造需求,引导消费。轮胎行业的创新驱动应抓住目前的三个机会:
一是抓住“中国制造2025”的机会,提高“智造”水平。我国轮胎制造业目前人均销售额不到120万元,是世界先进制造水平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左右,劳动生产率明显低下。我们应该抓住“中国制造2025”的机会,通过精益化、标准化、自动化、信息化、机器人和数字感知、控制等技术,大力推进智能化,包括智能产品、智能装备、智能生产线、智能车间、智能工厂等,在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,提高产品质量,提高中国轮胎在全球的智能制造水平。
二是抓住产品、技术升级的机会,从跟随到引领。世界轮胎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,应该到了产品、技术、标准突破升级的时代。近期一些世界领先的品牌,已经推出了个别颠覆性的产品和技术。中国轮胎业经过百年的发展和多年的积累,从引进、消化、吸收到应用创新,现在应该有能力逐步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实现颠覆性创新,并在标准方面形成自己的体系,开创从跟随到引领的新局面。
三是抓住用户“需求服务”的机会,由“卖产品”到“卖服务”。不管是购买轮胎的用户,还是使用设备的厂家,从售前到售中到售后,从线上到线下到全程,对产品的延伸性能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。特别是感知技术、物联网和大数据,给我们发现和抓住用户这一需求,创造了机遇和条件。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机会,积极探讨从“卖产品”到“卖服务”,实现“通过服务卖产品”到“通过产品卖服务”的不断升级。
2、积极淘汰落后产能,加快行业转型升级步伐
轮胎行业低端和落后产能过剩,是行业突出矛盾和诸多问题的根源。低端和落后产能,不仅包括设备,还包括产品、模具、工艺;不仅包括产品档次,还包括产品质量、利润等。去低端和落后产能,就应该把不适合市场需要、产品档次和质量水平以及盈利水平低的产品、设备、模具等通通关掉或升级,不再通过低质量、低价格、低服务赖以生存,而是通过有效供给、创造价值、创造需求,不断创造品牌,提升中国轮胎行业在世界的形象和地位。
淘汰落后产能,一是要从源头上杜绝重复建设。这不仅要严格执行《轮胎行业准入实行公告管理办法》,而且应由权威行业部门提供行业真实的运营情况,防止假数据、假繁荣而造成的盲目建设;二是要提高企业对落后产能的分析和判断能力,倡导和鼓励企业把淘汰落后产能变成企业自愿的行为,并积极通过行业协会为企业争取支持政策;三是在做减法的同时做好加法,积极改造落后的工艺和设备,加快产品创新和升级换代;四是鼓励行业整合和重组,建立各种形式行业平台,组建各种形式的联合舰队,共享、共赢、发展。
3、维护企业利益,积极应对“双反”
美国2007年以来对OTR轮胎的“双反”及其连带效应对中国轮胎业造成了严重伤害。2013年,我国PCR、TBR和OTR轮胎出口总金额为161亿美元,其中出口美国为37.6亿美元,占总出口额的23%。受“双反”案件影响,2015年上述3类轮胎出口总额下降到137.5亿美元,其中,出口美国总额下降到27.2亿美元,占比下降到19.8%;出口美国的PCR轮胎为31.4万吨,同比下降42.7%;出口美国的TBR轮胎为59万吨,下降10.2%。
对此,我们一要坚定信心、团结一致,积极联合应对;二要通过协会继续与国家相关部门沟通,请求从国家层面出发与美方交涉,必要时采取反制措施,维护轮胎企业正当权益;三是积极呼吁各企业加强自律,不搞各种形式的低价销售,自我约束并遵守出口贸易秩序,维护中国轮胎的行业形象;四是全力创新产品、创造价值、创造品牌,提高整个行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。
4、抓住“一带一路”契机,加快“走出去”步伐
无内不强,无外不大的规律同样适合轮胎行业,我们应加速海外市场和海外基地的建设。目前,已有多家企业积极响应国家 “一带一路”战略号召,到国外建厂、设立贸易公司或收购企业,从技术、工艺、制造、销售、服务等全面与世界接轨,并且在拓展国际市场的同时,迁移过剩产能,规避出口风险,打造中国轮胎全球影响力。
企业“走出去”应进行深入的调查、研究并采取对策,既要满足自己的海外战略布局需要,又要考虑物流和成本优势,更高防范可能的市场、社会、工会、法律、采购、人力资源和文化风险。
“走出去”不仅拓展了海外市场,也同样要达到整合全球资源的的目标,包括全球设计资源、人才资源、供应链资源等等。从当地化到全球化,为我所用、为我创造价值。
5、创造品牌价值、树立品牌形象
我国轮胎,不管是具有80多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,还是改革开放后雨后春笋般的新品牌,虽然技术、性能、质量、外观等接近或超过国际水平,特别是载重子午线轮胎,但其售价特别是在国际市场,不仅与国际品牌相差甚大,也价不符实。其原因,一是过去主要以出口创汇为导向,而没有以出口创牌为导向,所以中国轮胎品牌国际影响力很低,或者说还没有在国际市场叫得响的中国轮胎品牌;二是过多的依赖贴牌,品牌和设计主要掌握在别人手里,成了别人的代工厂;三是没有自己各自的营销渠道,经销商可选空间太大,导致厂家之间为了争夺订单相互厮杀;四是产品同质化严重,没有价值主张,也就更谈不上品牌附加值。
轮胎分会将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倡导和推荐民族品牌,提升品牌价值和企业形象,树立中国轮胎行业在国际市场的地位。
6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,帮助轮胎企业度过难关
(1)争取国家立法,建立绿色轮胎标签制度。根据欧洲的经验,提升一个国家产业水平的最有效措施就是标准、认证和立法。因此,我们建议协会的主要成员共同努力,推动绿色轮胎标签制度的立法,并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国产轮胎给予一定的补贴。
(2)争取国家减税降费。我们应积极努力,恳求国家按照国际通用做法,尽快给予企业降低负担。一是降低企业实际税负;二是国内销售产品取消天然橡胶进口关税;三是出口产品的国内采购材料全部退税或免抵退。以鼓励企业更多投入产品创新、市场创新和品牌创新。
轮胎分会也将加强自身建设,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,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沟通与资源整合;加强信息共享,积极为行业筹划;充分发挥理事会的参与议事、决策作用;提升分会秘书处的工作质量及服务水平。
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 版权所有 www.tyrefh.org.cn
地址:上海市普陀区真北路401号2号楼 邮编:200333
电话:021-63390874 E-mail :tyre256@aliyun.com